连张艺谋都不敢拍,他凭什么拿下最佳影片?

编辑:娱乐看点2025-03-28 14:56:40八卦
字体:
浏览:

改编自余华同名先锋小说的电影《河边的错误》,自亮相戛纳电影节"一种关注"单元以来,接连在釜山、伦敦等国际电影节收获赞誉,更斩获平遥国际电影展最高荣誉"费穆最佳影片奖"。这部由朱一龙主演的犯罪悬疑片,以豆瓣7.6分开画,上映四天即破亿的票房成绩,成为今年华语文艺片市场的一匹黑马。

电影《河边的错误》剧照

悬案迷局:四起命案的荒诞真相

影片讲述刑警马哲(朱一龙 饰)调查河边连环凶杀案的故事。首起案件中,养鸭老妇脖颈遭受致命创伤,报案男孩的童言童语揭开序幕。随着调查深入,录音带里暧昧的私语、纺织厂神秘的大波浪女子、接连死亡的嫌疑人,将案件推向更深的迷雾。当目睹尸体的男孩也惨遭毒手时,马哲的理性世界开始崩塌。

案件调查过程

这个被张艺谋搁置三十年的改编项目,最终在第五次版权易主后,由青年导演魏书钧完成。余华评价其改编"比张艺谋更忠于原著",而这份忠诚恰恰体现在对"无解"主题的坚持——海报上"没有答案,不如发疯"的标语,早已预示这不是常规的犯罪类型片。

虚实交织:疯癫与清醒的边界

影片通过三重细节构建起虚实难辨的叙事迷宫:马哲记忆中的三等功勋章始终找不到实物,被冲进马桶的拼图莫名完整复原,梦中击毙疯子的场景在现实重现。这些超现实片段与废弃电影院里的办案场景相互映照,暗示整个探案过程可能只是主角的精神投射。

 

虚实交织的叙事

 

导演采用16mm胶片拍摄,氤氲的画面质感完美复刻90年代氛围,更强化了现实与梦境的模糊界限。开篇引用的加缪名言"人理解不了命运..."为影片定调,那些看似随机的死亡事件,恰似命运展现出的"糊涂又高深莫测的面孔"。

错误人生:压抑时代的集体症候

每个死者都是时代病症的缩影:受虐癖老妇、婚外恋情侣、异装癖者...他们因偏离"正常"而付出代价。正如余华所言:"看不懂也是正常的",影片真正探讨的是面对超出认知的荒诞时,普通人该如何自处。结尾处婴儿转头的镜头,将这种存在主义焦虑推向高潮——即便获得三等功荣誉,马哲仍要面对可能诞下疯癫后代的人生困境。

时代压抑主题

这部承袭《活着》精神内核的作品提醒我们:生活从不会因我们的错误而停下脚步。正如河水永远流淌,人类的荒诞与挣扎也终将在时间中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