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访张栋梁 | 欢迎各种误读,尽管那些并不是我

编辑:娱乐看点2025-03-28 21:11:33八卦
字体:
浏览:

出发采访前,我随手翻开答案之书询问当天的运势,泛黄的纸页上赫然印着"这还不确定"四个字。这个模棱两可的答复意外契合了当天采访对象的气质——那个在镜头前永远带着温暖笑意,却始终保持着微妙距离感的马来西亚歌手。

专访张栋梁

北京冬日的摄影棚里,张栋梁正用新学来的儿化音和工作人员说笑。这是他时隔多年重返内地工作的第五个月,已经能熟练地点外卖、逛西湖,甚至对"粉面之争"这种地域美食差异产生了学术探究般的兴趣。

重建认知的漫长旅程

对于80、90后而言,张栋梁是彩铃时代不可磨灭的记忆符号。《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》的旋律和《微笑pasta》里何群的身影共同构成了青春期的背景音。但当我们试图在搜索引擎拼凑他这些年的轨迹时,总会撞见各种荒诞的都市传说:有说他因练习微笑患抑郁症的,有传他退圈读博的,最离谱的是说他早已隐婚生子。

专访张栋梁

"要解释好久喔!"当事人听到这些传闻时笑着摇头,但随即又露出释然的表情。这种集体记忆的偏差,某种程度上成为他艺术生涯的另类注脚——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那些戏剧化的叙事。

暂停键下的真实人生

2009年某天,连续拍摄八个月后,张栋梁在片场收到了医院的诊断书。猛爆性肝炎像一记警钟,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被通告填满的人生。不同于传闻中的"退圈读大学",他将其定义为"必要的休假"——先是去纽约当了半年艺术生,回吉隆坡后又花了三个月亲手改造老宅。

专访张栋梁

"当时就像手机快没电了,必须关掉所有后台程序才能继续运行。"他这样形容那段时光。在娱乐圈这个永不停转的齿轮里,主动按下暂停键需要比随波逐流更大的勇气。

标签之外的创作者

2015年,没有公司约束的张栋梁做了一张没有情歌的专辑。《现在你是怎样的人?》里那句"也想做个自由的人/自由原来稀有的很"道出了所有创作者的困境。当我们习惯用"佛系"定义他时,他却在《年华》的live现场数次落泪——那是对自己保持诚实的代价。

专访张栋梁

如今签约新公司的他,在《时光音乐会》里重新编曲的《北极星的眼泪》获得了新世代听众的认可。当被问及是否介意大众印象停留在过去时,他展示出罕见的笃定:"现在站在这里的,才是真实的我。"

专访张栋梁

采访尾声,他谈起最近发布的《好想再见》。这首情歌不再拘泥于男女之爱,而是延伸为所有久别重逢的叙事。就像他此刻的回归,既是对老歌迷的回应,也是给新听众的邀请函。

窗外的北京飘起今冬第一场雪,张栋梁望着摄影棚玻璃上的水雾轻声说:"人生就像答案之书,重要的不是确定的结果,而是翻页时的勇气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