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逃出绝命镇》导演新片,看懂了吗?
时光编辑部 | 隐饮 用电影治愈生活。
2017年凭借《逃出绝命镇》惊艳影坛的乔丹·皮尔,最近带来了他的第三部长片作品《不》。这部由丹尼尔·卡卢亚和史蒂文·元主演的新作,以其独特的风格引发了广泛讨论。
一部难以定义的作品
这部130分钟的电影融合了惊悚、悬疑、科幻、西部片等多种元素,完全打破了类型片的界限。观众的评价也呈现两极分化:有人沉醉于海量细节和隐喻,有人觉得晦涩难懂,也有人二刷后才恍然大悟。
关于"奇观"的辩证思考
影片以《圣经旧约》的引言开篇,奠定了对"奇观"(Spectacle)的探讨基调。故事主线围绕黑人兄妹OJ和小埃发现的神秘大气生物展开,这个能吞噬一切的庞然大物,既是致命威胁,又是诱人奇观。
副线则通过主题公园经营者朱普的童年经历,展现了人类对奇观的病态迷恋。年幼时目睹黑猩猩袭击事件的他,非但没有产生阴影,反而将悲剧包装成展览牟利。
现代社会的奇观沉迷
影片巧妙影射了当代社会的两种奇观沉迷:一是好莱坞特效大片培养的视觉饕餮,二是社交媒体造就的流量猎奇。那些为拍摄"奇观"不惜冒险的角色,最终都付出了惨痛代价,这无疑是对"娱乐至死"时代的尖锐批判。
凝视与反抗的哲学
影片中反复出现的"对视"意象耐人寻味:父亲被击穿的眼睛、马匹因镜中影像受惊、朱普因未与猩猩对视而幸存。OJ发现战胜怪物的关键正是"不要直视",这种对"凝视"的反抗,暗喻着被观看者的主体性觉醒。
重写电影史的野心
影片开场的"奔马图"影史典故,揭示了导演更深层的创作意图:为被主流电影史忽视的黑人影人正名。片中各式拍摄设备的呈现,以及结尾OJ策马英姿的西部片式呈现,都是对传统电影叙事的颠覆性重写。
值得玩味的细节彩蛋
影片中埋藏着大量影迷彩蛋:女主角刹车镜头致敬《阿基拉》,怪物造型参考《EVA》使徒,空中猎杀场景呼应《大白鲨》。而黑猩猩袭击事件更是基于真实案例,展现了导演将现实创伤融入类型叙事的功力。
虽然影片前40分钟节奏缓慢,但后半段的高潮戏份在IMAX银幕上必定震撼。这部充满作者表达的作品,或许正需要观众放下对传统类型片的期待,才能领会其深层寓意。
你看完《不》有什么独特解读?欢迎分享你的观点。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