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团“种地”、女团“养猪”:内娱偶像真的不需要舞台了吗?

编辑:娱乐看点2025-03-30 07:03:16影视
字体:
浏览:

作者 | 糖炒山楂

编辑 | 把青

当女团成员拿起猪饲料铲,内娱偶像生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荒诞变形记。乐华旗下NAME女团参与的《人不怕出名猪不怕壮》近期持续霸榜热搜,#金子涵断层第一退团#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,这场以"养猪"为名的生存实验,正在用极端方式撕开偶像工业的残酷真相。

女团成员参与养猪综艺

养猪综艺的流量悖论

杜华将七名女团成员"发配"农村养猪的设定,本质是场精心设计的流量豪赌。节目通过展示偶像铲猪粪、睡土炕等突破性场景制造话题,先导片#杜华说不想再养NAME了#话题阅读量达4.8亿。但数据呈现断崖式下跌,最新单期播放量不足万次,印证了猎奇流量难以持续的市场规律。

与《种地吧》190天沉浸式劳作不同,这档节目保留着鲜明的选秀基因。投票淘汰机制下,金子涵30.8万票与末位成员1万票的悬殊差距,暴露出节目未能实现成员有效吸粉的核心困境。当养猪沦为行为艺术,女团与农业生产间的叙事鸿沟始终难以弥合。

女团成员农村生活

舞台缺失下的生存突围

内娱偶像正面临舞台荒漠化危机。选秀叫停后,NAME女团虽发行过4张专辑却反响平平,《朝阳打歌中心》等专业舞台影响力有限。相比之下,《种地吧》让"十个勤天"成员抖音粉丝突破180万,验证了真人秀的造星效率。

这种转型背后是残酷的商业逻辑:虞书欣等通过影视剧转型的案例,促使更多偶像将综艺、影视作为主要出口。但《舞台2023》等节目的出现,证明市场对专业舞台仍有需求。杜华在养猪综艺后为NAME规划海外专辑和跨年舞台,恰是对偶像本质的迂回回归。

偶像舞台表演

海外选秀的虚幻曙光

《CHUANG ASIA》和《亚洲超星团》的启动,为内娱偶像提供了新出口。王嘉尔担任制片的《创5》吸纳大量内娱练习生,TVB播出的《亚洲超星团》更出现欧阳娣娣等星二代。但韩国选秀中国成员章昊的案例表明,海外成团难以维持国内热度。

这种"出口转内销"模式面临文化折扣难题。当乐华12名练习生远赴海外参赛,其商业价值仍需国内市场验证。在养猪种地与海外选秀的双重突围中,偶像工业正在经历价值体系的重构,而真正的破局点,或许仍在专业性与大众性的平衡之间。

海外选秀节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