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艺人经纪第一股”乐华终过会,年入3亿的王一博能否撑起估值?
作者| 明明
编辑| 袁佳琦
沉寂多时的文娱行业近期迎来双重利好。8月7日,乐华娱乐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,这意味着继博纳影业A股IPO获批后,又一家头部文娱企业即将登陆资本市场。而此前三次冲击IPO的柠萌影业,也在7月19日通过港交所聆讯。
八年长跑终圆梦
乐华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。从2015年新三板挂牌到2018年终止IPO辅导,再到今年转战港股,这家成立13年的艺人经纪公司终于迎来高光时刻。股权结构显示,创始人杜华持股50.18%,华人文化和阿里影业各持股14.25%,字节跳动旗下量子跃动持股4.74%。
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,乐华2021年艺人管理业务收入达11.75亿元,占总营收91%。其中,供应商B(疑似王一博)的采购金额占比从2019年的9.2%飙升至2021年的43.9%,三年累计达4.67亿元。这种高度依赖单一艺人的商业模式,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虚拟偶像成新增长点
面对选秀叫停、限薪令等政策变化,乐华正在积极寻求转型。其与字节跳动合作的虚拟女团A-SOUL表现亮眼,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79.6%。7月新推出的EOE组合,标志着公司在虚拟偶像领域的持续加码。
杜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"大部分自主培养艺人都已续约。"但市场仍担忧,一旦核心艺人流失,这家"艺人经纪第一股"将如何维持业绩增长。虚拟偶像或许是其应对风险的"Plan B"。
行业回暖信号明显
乐华、博纳、柠萌的接连过会,释放出文娱行业IPO松绑的积极信号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成功上市只是第一步。稻草熊娱乐上市后股价持续低于发行价,反映出市场对文娱公司业绩波动大的担忧。
业内人士分析,影视公司需要证明其持续产出爆款的能力,而艺人经纪公司则要摆脱对单一艺人的依赖。乐华能否借虚拟偶像打开新局面,将成为其上市后最值得关注的看点。
随着行业逐步回暖,头部公司纷纷登陆资本市场,文娱企业需要向投资者证明的,不仅是短期盈利能力,更是构建长期价值的商业逻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