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王心凌和《爱你》,《乘风破浪3》还需要什么成为“爆款”?
2022年8月2日,#王心凌总冠军#话题引爆微博热搜,为《乘风破浪第三季》画上句点。这档曾创造现象级热度的综艺IP,在第三季却面临高开低走的尴尬局面。当观众的记忆仍停留在王心凌初舞台的《爱你》时,节目已悄然落幕,留下的不仅是成团名单,更是对"综N代"困境的深刻思考。
舞台魅力的消退:从记忆点到遗忘点
纵观三季节目,舞台质量呈现明显滑坡。第一季《大碗宽面》《兰花草》等20余个舞台成为经典,第二季《起风了》《逆光》仍具辨识度,而第三季除《爱你》外,多数舞台陷入"听过即忘"的窘境。选曲策略失当成为关键因素——62.5%的男歌手原唱曲目比例,既增加演绎难度,又与节目女性主题产生割裂。荧光色演出服等灾难性造型更直接削弱舞台表现力,最终导致#一公难看#等负面话题频登热搜。
爆款效应的局限性:王心凌男孩的"单机游戏"
5月的"王心凌现象"曾带来短暂繁荣:QQ音乐霸榜、芒果超媒股价波动、全网玩梗。但数据揭示这仅是圈层狂欢——节目女性观众占比62.96%,与王心凌男孩群体重合度有限。更严峻的是,考古热潮退去后,缺乏持续内容支撑的热度迅速消散:王心凌商务代言数据平平,节目豆瓣评分跌至5.9,看过人数锐减至第一季的1/7。这场"各红各的"的流量盛宴,最终未能转化为节目长效动能。
行业困局的缩影:当招商遇冷成为常态
第三季仅6家赞助商的现状,折射出整个音综市场的寒意。对比第一季40余家品牌争相冠名的盛况,这种断崖式下跌并非个例:《中国好声音2022》仅1家冠名,《大侦探7》赞助商减少57%。但《快乐再出发》通过观众自发"云招商"获得品牌青睐的案例证明,内容质量仍是破局关键。当资本回归理性,或许正是行业从"流量竞赛"转向"内容深耕"的契机。
《乘风破浪3》的得失启示在于:现象级舞台的缺失使其失去传播支点,圈层爆款难以支撑全民热度,而行业整体的招商困境更凸显内容创新的紧迫性。当观众开始怀念第一季的惊艳时,或许节目组更需要思考:除了情怀牌,下一季还能打出什么王牌?